close

新莊青年公園生態樂園

習慣了台北都會公園的感覺

尤其是有個同名同姓的青年公園

加上是由捷運出口就可抵達的景點

大家想的今天又是個輕鬆行走的路程

直到老師遙指遠處

沒有接駁公車可抵達的山頭

才打消了這個公園散步的念頭

頂著烈日走在長長的龜山路

循著十八份坑溪溪畔木棧道

終於大樹下青年公園四個大字在望

進入公園彷彿進入另一個空間

有著多層次茂密的綠林

隔絕了外面的熱氣與塵囂

沒有豪氣的進口花崗岩

只有水泥鋪面的小路與階梯

不見花俏的園藝品種

近觀天然的原生植物

隨處可遇到處流竄的蟲蟲們

有一身嘉年華舞會的華麗裝扮,

也有滿掛鐵刺全副武裝的行頭;

不管是急逝而過的,

或者是緩慢行走的;

就因為缺了人為撒錢的大氣魄

所以成了自然生態的小確幸

難得看到一個蟲影多於人群的樂園

 

時間:104年6月11日 晴

帶隊解說:林春華老師

集合地點:新莊捷運線丹鳳站1號出口

趁著等候同學的時刻,老師拿出了親手繪製的蕨類一生圖,現場上起蕨類入門課程



另外一張是完全花的介紹,包括萼片、花瓣、雄蕊、雌蕊四部份,老師都有詳細介紹

老師親手縫製的蕨類原葉體與苞子體的模型,讓同學印象更為深刻

由捷運一號出口前行至第一個路口右轉就是壽山路,沿著壽山路直走就可抵達,途中遇岔路段往左即可

過壽山橋

壽山路到新北大道(省一)需繞道紅綠燈迴轉,再繼續前進,高架部分是現在正在進行的捷運機場線

過馬路續接十八份坑溪木棧道,棧道口有新作的青年公園指標及標誌,棧道口離青年公園還有一大段

木棧道途中立有青年公園的牌樓,上有八十年七月、市長蔡家福題字樣

大熱天仍不減同學的雅興

丹鳳庵是途中的另一地標,老師說以庵為名表示是出家尼姑修行居住和生活的地方

十八份坑溪整理由牌樓處往外靠大馬路處(左下)及往內近山坡處(右上)明顯分為兩段工法,左下溪岸兩邊完全水泥化,是老師口中的「三面光死光光」,長期以來當地社區大學在此進行溪流水質檢測,越往上游水質越好

沿途供行走的木棧道,雖然是人車分離的貼心規劃,就是少了大樹的庇蔭,走起來一路曬,不撐傘會受不了

完全曝曬在烈日下的緩緩溪流,水裡長了不少藻類,但不見魚兒蹤影

位於青年公園(牡丹心生態公園)壽山路入口的大雀榕,樹下有青年公園四個大字,總算抵達目的地了

牡丹心生態公園,又稱「新莊青年公園」,座落於啞口坑溪及十八份坑溪之間,是新莊地區唯一的自然生態保育公園。 牡丹山系海拔雖然不過二百多公尺,但早聞此地位於都會區的邊陲地段,交通不便,因此登山民眾較少,加上仍保有原始的自然環境,除了入口處有刻意種植園藝植物外,生態豐富程度算是頗佳。

大樹下好乘涼也好留影,今天同學出席踴躍,活動前來個大合照

入口處花台的美洲商陸,開白色小花長條狀的總狀花序,一條條由葉間竄出,目前並未全開。美洲商陸據說全株有毒,尤其是果實及根部毒性最強,可不要輕易嘗試。

常見的馬拉巴栗,又名發財樹,是頗受歡迎且常見的園藝種植物。馬拉巴栗,錦葵科馬拉巴栗屬植物,平常都沒留意花開及果實的模樣,左上樹梢可見長長的淡黃色雄蕊花絲,數量多非常醒目,右下圖果實為球形木質蒴果,如番石榴般大小,為橢圓形或卵型,內有幾十顆種子,據說種子炒熟,味道如花生,也有稱之為美國花生。

六條瓢蟲,又稱六斑月瓢蟲,前胸背板黑色,前緣及側緣有白色線條,中央的黑色呈突角狀,此為最重要辨識特徵,因其翅鞘斑型變異多達二十幾種,翅鞘底色為紅色,左右各有三條橫向排列長短不一的黑斑,以多種蚜蟲為食。

靛色琉灰蝶(台灣琉璃小灰蝶),是戶外常見的小型蝶種之一,幼蟲食性非常廣泛堪稱蝶界的第一名(橫跨8科),甚至連玫瑰花也吃(參考資料:蝴蝶食草圖鑑),小小的身影展翅時可見琉璃的光彩,是琉灰蝶命名由來


今天行走的路線,前段綠色為平坦的小徑,後段紅色或橘色部分為階梯

以鳥造型呈現的步道導覽圖,可見設計者的用心;今天由於時間有限只走一部分環狀路線

青年公園每月提供定點導覽及平時預約導覽

青紫木又名紫背桂,入口處花壇種了不少,葉面是綠色,葉背卻是紫紅至鮮紅色;因葉形似桂花,所以又名「紅背桂」

老師介紹榕樹的氣生根,並強調末端黃色的部分像是一根管子具有保護的作用(右下),氣生根向下垂在空氣中會幫忙吸收水氣,如果伸展深入土壤就變成所謂的支柱根

老師指的另外一處粗大的支柱根(圖片中左側),並以澎湖三百歲老榕樹:通樑古榕為例,感覺成林的榕樹其實是一株老榕樹的氣生根變成,網路資料顯示共有95根之多

人面蜘蛛的幼蛛

攀木蜥蜴擺出威嚇的伏地挺胸動作

停棲葉面展翅正吸收著陽光熱能的細帶環蛺蝶,舊稱台灣三線蝶,本屬有16種之多,辨識難度高因此常被說成會讓大家臉上三條線的蝶

此地擁有豐富的蝴蝶生態,當初公共設施也不忘了凸顯此特色,供民眾休憩的椅凳下方,鋼板鏤空的部分是蝴蝶造型

欄杆有蝴蝶展翅的裝飾

登山步道的起點位於廁所的左側,路標指著牡丹亭,剛行走的小徑是綠蔭步道

老師介紹茜草科植物的特徵是葉子對生,還有就是三角形托葉,托葉也是對生,今天介紹的是台北玉葉金花,茜草科玉葉金花屬

最先出現的蕨類植物是台北鱗蓋蕨,老師說要記得口訣是「一台二粗三熱帶」,指一回羽狀複葉的台北鱗蓋蕨、二回羽狀複葉的粗毛鱗蓋蕨、三回羽狀複葉的熱帶鱗蓋蕨。下圖就是一回的台北鱗蓋蕨

羽片基部有片具有像大拇指的耳狀突起是辨識的特徵

二回羽狀複葉的粗毛鱗蓋蕨,這條步道數量最多,大多出現在步道林緣

因為葉背的葉脈葉軸都佈滿了粗毛,所以得名,且孢膜位於脈頂端

細柄雙蓋蕨,有著纖細的葉柄,一回羽狀複葉,是常見的蕨類之一

沿著側脈排列的苞子囊群,孢膜會從側邊裂開

軟毛柿嫩葉才可明顯看到毛的感覺

常見的野牡丹

這次特地將雌雄蕊放大觀察,雄蕊 10 枚,五長五短,花絲具關節,上段成彎勾;長雄蕊的花藥先端有短尖喙,基部向後延伸許多,花絲扁平

黃襟蛺蝶(台灣黃斑蛺蝶)是今天出現最多的蝶種,因翅膀有著三種深淺不一的顏色,解說時大家都習慣戲稱牠三色冰淇淋

散紋盛蛺蝶(黃三線蝶),翅腹面有一個類似X形狀的斑紋

香龍血樹,龍舌蘭科虎斑木屬,大家已習慣稱為巴西鐵樹,當場老師介紹時還摸不著頭緒,回來網路資料查詢原來此樹其實不產於巴西而是產於南非,所以還是不要稱巴西鐵樹。香龍血樹樹幹直立,具有環紋,一般栽培高可達數公尺。長橢圓的波浪狀披針形葉,斜上而下垂,先端尖,葉無柄。


盤古蟾蜍躲在葉下,沒有水的地方照常可以活動,不像其他蛙類必須待在水塘附近,保持皮膚濕潤,盤古蟾蜍還有一項異於其他蛙類的本領,就是直接張開大嘴巴取食,不完全靠舌頭黏取。由於蟾蜍據說具有解毒功效,不論是中藥或是食療,曾有媒體報導有人專門抓捕販賣,一隻可賣50元,難怪現在野外越來越少看到蟾蜍

東方水蠊是同學發現的怪咖,其實這是野外常看到的蟑螂,與家裏常見的小強長相截然不同,牠可是自然界的清道夫

鷹爪花,番荔枝科鷹爪花屬,花朵是由 6片長披針形的花被組成,彎曲的花被好像鷹爪似的,因此命名。

老師介紹的楓香,原來樹幹長了好幾個眼睛

主幹有著枝幹脫落留下如同眼睛的痕跡,有左右與上下排列,非常有趣

一點燕蛾,燕蛾科燕蛾屬,後翅具有短尾突,尾突內有一枚黑色圓點帶著小尾巴,如同小蝌蚪般,這也是其命名由來。白色翅面除了有3條灰色明顯的橫帶,並布滿了長短不一的細波紋


老師發現的褐翅葉蟬,個體非常嬌小,體長約一公分左右,就如其名前翅是褐色或褐綠色,帶有灰白色的斑點,不過頭胸背板是綠色且頭比胸寬,頭前有黑色橫帶。

雅波灰蝶(琉璃波紋小灰蝶)陽光下飛過,展翅時出現的琉璃光彩非常炫目,最近步道行走常看見牠的現身。雅波灰蝶幼蟲可是愛花一族,喜歡攝食豆科植物的花及花苞,雌蝶長將卵產於花苞隙縫,且會分泌泡沫包裹。

老師說明沒開花的櫻花辨識三要點,一是照片中葉子為重鋸齒,另兩項是托葉成鬚狀及樹幹有氣孔(請見筆者三芝私房景點:辛夷花海&櫻花山景文章)

今天介紹的兩種腎蕨,左上腎蕨羽片基部朝上一側有耳狀突起遮蔽,幾乎看不見葉軸,右下毛腎蕨顧名思義葉背有毛,其耳狀突起略接近葉軸,葉軸不會完全被遮住

第一個涼亭:牡丹亭同學在此歇腳喝水

老師介紹稜果榕的特徵:最大的特徵是扁球狀形有凹稜狀的果實,果實有8至11條縱稜及灰白色斑點,斑點就是皮孔,也就是氣孔,其次是葉形為長橢圓形、寬卵形,葉面的淺綠色的略凹的中脈清楚可見,因為葉子較其他榕樹大,所以又名「大葉榕」

一路都是林蔭隧道

麝鳳蝶族的蛹

另一處疑是紅珠鳳蝶的蛹

三角斑刺蛾幼蟲,成了今天的驚豔,全身漂亮的色彩,兩端都有著一對橘紅色肉棘常讓人分不清頭尾,體背及體側也有大小綠色肉棘,光這模樣就挺嚇人的,尤其是肉棘長出黑色的細刺如同狼牙棒般,更令人退避三舍千萬不要招惹

燈秤花前陣子賞花,現在是果熟時期,黑色的是熟果,老師說可以食用

香楠是常見的樹種,幸虧老師提醒不然大概又是視而不見,口訣「紅油香粉」的葉背特徵如右下,背面粉綠色略帶有毛茸。
 

八字褐刺蛾幼蟲雖是少了黑色的細刺,但是所有的刺毛成了一叢叢,尤其是體側一排近似方形淺藍色的斑塊,好像豆豆龍卡通中的龍貓巴士

大青叩頭蟲,頭部窄小,前胸背板寬大,兩側下方具有尖銳地稜角,可與第二張外觀相似的吉丁蟲區隔

彩虹吉丁蟲(103年5月劍潭山拍攝)

叩頭蟲翻過身來,可以觀察到所謂的「彈器」構造,就是圖中一根細長尖突與中胸間可以密合凹穴的組和,被抓住時不斷掙扎發出搭搭的聲響,因此捕捉者常會被此震動與聲響嚇到而鬆手,墜落地面還可突然來個大翻身逃之夭夭

第二個涼亭:興莊亭,腳程快的同學已在此休息好久

八字褐刺蛾幼蟲再次現身,一路上發現不少大小個體,體背及側邊的藍色方形斑塊,仍是注目的焦點,網路資料分析其身上的荊刺集中,可與三角斑刺蛾荊刺分散區別

青年公園暨登山步道興築碑記86年6月10日立

玉帶弄蝶平常就喜歡翅膀攤平,白色的大小斑塊如同玉帶斑排列,是屬於常見的弄蝶,幼蟲以人類食用的山藥為主

黑點扁刺蛾幼蟲,幼蟲綠色,橢圓形,體側密生棘突,背中央有一條鑲藍邊的白色縱帶,兩側各有一枚或多枚紅色斑點。

第二隻三角斑刺蛾幼蟲,與前面同種似乎顏色不同,網路查詢原來有綠色和紅色兩種不同體色。三角斑刺蛾幼蟲和八字褐刺蛾幼蟲很像,全身布滿一叢叢有毒棘刺,如不小心皮膚接觸到或是被刺刺到,保證讓馬上感覺灼熱刺痛難耐,這是老師親身的體驗。

台灣黃毒蛾的幼蟲在步道常常現身,幼蟲體背中央有一條黃色縱帶及紅色的細紋,中、後胸及腹部末端及體側各有黑色突起的毛叢及長長的白毛。

第三個涼亭:文智亭

石牆蝶的幼蟲寶寶,以前曾經看過幾次,頭上的兩支肉棘加上腹部及尾端各有一支肉棘,模樣相當醒目,其幼蟲目前記錄至少利用14種桑科榕屬植物,算是很好飼養觀察的蝶種,以前也曾帶回家觀察羽化過程並記錄

左為前蛹右為蛹,蛹像是一片枯萎的葉子,下方小圖為前蛹脫下的蟲殼

剛羽化的石牆蝶,依當時拍攝的紀錄由前蛹到羽化只有短短的6天,時間相當迅速

最近走在步道是蟬聲大作,但是要拍到樹上的蟬影著實不易,除非是剛羽化或是老弱掉下來的蟬,這隻出現在石頭上翅膀折損的熊蟬,至於為何掉落此地就讓我們費疑猜

杜鵑三節葉蜂又稱杜鵑葉蜂的成蟲(左上)及幼蟲(右下),成蟲以前尚未拍過,體色為黑色或藍黑色,觸角三節,末節最長呈條狀,雌蟲於杜鵑葉面產卵,幼蟲的模樣有時常被誤認為是蝴蝶的幼蟲,數量過多時會影響杜鵑花的生長甚至無法開花。


今天登山步道的出口,一旁就有廁所可用

平時較少見的紅蓖麻,右上橢圓形的種子形狀像牛蝨(台語叫牛蜱),所以稱之為蓖麻。蓖麻果實成熟後可榨油,是很好的潤滑油原料,日據時期為了供應飛機引擎及機械潤滑用,曾經下令家家戶戶種植,當時全台到處可見。不過蓖麻種子毒性大,誤食會中毐死亡。

小白紋毒蛾是常見的毒蛾幼蟲,背上有著4束黃色毛叢, 左右兩邊還有2束白色毛叢,有一對黑色毛叢的是頭部,幼蟲的寄主植物有百種以上


回程經過新莊聖武堂,聖武堂建於80年5月,恭奉關聖帝君為鎮殿主神,並奉祀觀音佛祖、玄天上帝、濟公活佛等,是當地有名的寺廟之一

蜘蛛網的隱帶是渦蛛科或金珠科蜘蛛的秘密武器,顧名思義隱帶當然有隱藏自己不被天敵發現的作用,此外隱帶據網路資料整理還可增加蛛網強度、避免鳥類誤撞破壞、還有特有的波長會誘捕昆蟲及吸引異性注意等

鉛山壁虎喜歡把卵產在樹幹的縫隙,每次產兩顆白色卵且相連在一起,有時會看到許多卵聚集在一起

';$(".articleExtAd").append(notVIP);setTimeout(function() {$('.top-toolbar').data('top-toolbar').setAD({title: "\u65b0\u838a\u9752\u5e74\u516c\u5712&\u7261\u4e39\u5fc3\u5c71\u7cfb\u751f\u614b\u63a2\u8a2a",label_id: 78,label_name: "\u5317\u90e8"});}, 2000);

老楊 / Xuite日誌 / 回應(0) / 引用(0)
花園新城蘭溪行|日誌首頁|大龍峒護國禪寺、孔廟、保安宮、...上一篇花園新城蘭溪行下一篇大龍峒護國禪寺、孔廟、保安宮、文昌祠、老師府巡禮...
回應
加我為好友

現任:文山崇光社大等步道班講師群、國立台灣博物館導覽志工、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寬九解說志工

經歷:台灣昆蟲生態保育協會理事、國立台灣博物館導覽部落副長老、士林信義社大等步道班講師、成功高中昆蟲館暨蝴蝶宮志工

自2008年9月起,每週參加自然步道協會在社大所開設的步道班課程〈寒暑假除外〉,有感於戶外各步道行走,每次所見動植物生態及文史古蹟,無論是透過帶隊老師解說或是同行好友的觀察、自己個人的發現及喜好,應該留下紀錄,除了是身為班長的職責所在也是對自己的期許,希望能與同學或同好分享我的所見所感,更期待您的指教與回應。

信箱:chaoli167@gmail.com

全部展開|全部收合
關鍵字
我的相簿
    沒有新回應!








離婚證人

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







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aybiv342uj3 的頭像
    daybiv342uj3

    紅瓦厝

    daybiv342uj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